close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杜牧做的《清明》詩,千年流播,膾炙人口,童叟皆

能熟誦。現今國小必備的百家詩集之一,這幾天正如詩意裡的意境

清明時節雨紛紛啊~每天時而滂沱大雨,時而綿綿細雨下個不停

讓人心煩意亂,真是討厭!

話說清明節的由來,在古代它的重要性還不如其前一日的寒食節,

是由於清明及寒食的日期相當接近,隨著時間的演變,

兩者的習俗漸漸融合。而所謂寒食就是禁火,只能吃冷的,

或事先煮好的食物,相傳這個習俗起源於春秋時代,當時

晉國有一派奸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便連夜護

送重耳離開晉國。由於重耳平日頗關心百姓,因此在流亡

期間,介之推仍盡心盡力的照顧重耳,甚至在飢寒交

迫之時,還割下自己的肉 給重耳吃,希望大公子能安然返

國,做個勤政愛民的君王。


十多年後,重耳終於回國當上了國君,成了後來的晉文公,

並一一犒賞流亡期間曾協助他的人,卻將介之推給忘了。經旁人

提醒,晉文公才猛然想起,趕忙差人請介之推前來領賞,誰

知介之推已帶他的母親到深山隱居了,晉文公和臣子在山

中尋覓了許久,仍遍尋不著。這時有人獻計放火燒山,認為介

之推是有名的孝子,一定會背著母親跑出來。然而大火燒了

三天三夜,仍不見介之推出現,等火熄滅了以後,人們才發

現介之推背著他母親,已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晉文公見了相

當傷心懊悔,便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人民禁止用

火,寒食一天,以紀念介之推的忠誠。


在台灣的掃墓方式,分為「掛紙」與「培墓」。


「掛紙」又叫「壓紙」,就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掛紙」

所用的「墓紙」是 長方形的,顏色有黃、白及五色三種。

掛紙之前,要先剷除墓上叢生的樹枝、野草,再 將墓紙兩三

張一疊折做波紋狀,再用小石塊分別壓在

墓頭、墓碑及墓旁的「后土」(就 是土地神)上。也有一些

地區不拘數量和方位,直接將墓紙按入墓土。掛紙可以是

象徵 著子孫一年一度為祖先的居處所添的新瓦,也可以具

有識別的作用。到了清明節,凡是 墓頭有墓紙的,就表示這座

墳有子孫來祭掃,如果沒有的,就是沒人祭拜的孤墳了。

「 掛紙」之後,還要準備簡單的供品來祭墓、燒紙錢,這樣

才算是完成了「掛紙」的儀式 。


「培墓」則是比較隆重的祭墓儀式。通常新墓要連續

培墓三年,而過去一年中有娶 媳婦或生男丁的家庭也要培墓。

培墓時要準備三牲(祭后土)、五牲及菜碗(祭墓)。 

這些祭品通常包括豬頭、雞、魚、豬肉、魷魚等牲禮或

麵龜(表長壽)、米糕(高昇) 、鼠麴粿、土豆(吃老老)、

發粿_(發財)、丁仔粿(添丁)、菜頭(好彩頭)、韭 菜(長久)、

蛋等等。除此之外,還得準備各種紙錢、燭炮、以及「子孫燈」。

「子孫 燈」又叫「香仔燈」、「四寸仔」,燈上用朱筆寫上

「子孫興旺、添丁進財」,或「財 丁兩旺、富貴雙全」,培墓的

人家一定要準備一對子孫燈,在墓前點燃,然後帶回家, 象徵

子孫興旺。培墓之後要剝鴨蛋殼丟在墳上,象徵新陳代謝、生生

不息,然後焚燒紙 錢、點燃鞭炮。在早期的農業社會裡,只要

一聽到墓地理傳來的鞭炮聲,就有許多的兒 童圍攏過來,等候

掃墓的人家分送墓粿,墓主就會將祭畢的紅龜粿、麵粿等分

給他們, 若不夠分則以硬幣來代替。這種習俗就叫做「揖墓粿」,

就是說,請住在墓地附近的兒 童,幫忙看管墳墓,不要隨意踐

踏墓園,然而在現今豐衣足食的年代,揖墓粿的習俗已 漸漸消

失了。台灣地區的客家人,掃墓的日期由正月十六日起,一直延續到

清明節。其 中又以正月十六日掃墓的人為最多。這是因為早期的

客家移民來台較晚,較為富庶的地 點都已經有人居住,而在

貧瘠的丘陵地也缺乏發展,所以客家子弟多出外謀生發展,又

 當時的交通不便,所以會趁年假返鄉之餘,順便祭祖掃墓

之後,就返回自己工作崗位了 。


客家人稱新墳的第一次掃墓為「開青」,通常會在正月裡挑

一個好日子,祭品包括 艾粄、紅粄、發粄、牲儀、金香燭炮等。

在安葬後的第一年過年及五月節時,也要提前 一、二天上墳祭

拜,稱為「分年節」。過年時用的祭品是芹、蒜各一束,五月節

時用的 是空心菜、韭菜各一束。近年來由於生活形態的改變,

過年時的「分年節」,已經有和 正月掃墓合併的趨勢。


清明節的特殊節食,以鼠麴粿最為普遍,這是一種加入

鼠麴草的粿,顏色為碧綠色 ,有鼠麴草(我昨天做的粿就是用這個草啦

的清香。客家人則製作「艾粄」,作法是將艾草的嫩葉採回,洗乾淨之

後加 入滾水燙煮,然後放在篩子裡一邊搓揉,一邊沖洗,直到苦澀去除

為止。搓洗好了的艾 葉放在鍋裡烤乾水分,要用時就

取來切細,再加入生粄中搓揉均勻。


有些地方也在清明節製作春捲,也稱為「潤餅」。潤餅以極薄的

麵餅為皮,餡料以 春天出產的青菜為主,再加上豆干、肉絲、

魷魚、蛋皮等,一律切成細絲,灑上花生粉 、糖粉、海苔酥,

捲成筒狀就可以食用了。


近年來,在政府的輔導下,規劃完善的公墓取代了傳統的墓地,由於

公墓常雇有專 人整理環境,以整齊的景觀取代了以往的雜草叢生。

但是中國人慎終追遠的精神卻也並 未從此消失,每逢清明節,

各地的墓園還是會湧進大批掃墓的人潮,藉著掃墓的傳統習 俗,讓傳

統的孝道也得以代代相傳,綿延不絕。

總之,清明掃墓重在心誠與對親人的尊重和思念,無論妳是信奉

哪一教?那怕是一束花也能代表內心深切的追念喔




大家回鄉掃墓要特別注意行車安全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